九詩心

《九詩心》是江南大學教授黃曉丹撰寫的古典詩歌研究著作,2024年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。該書在後疫情時代背景下,圍繞個體應對時代變局與精神困境的主題展開,選取屈原、李陵、曹丕等九位經歷歷史動蕩的詩人作為研究對象。

全書以詩人心靈史為脈絡,通過文史互證與文獻校勘還原詩人面對孤獨、流亡、生死等處境的歷史現場。作者結合女性學者的細膩視角,剖析詩人如何將痛苦轉化為文學表達,並重構其生命實踐與精神突圍的路徑,如探討文天祥從倫理境界到生命境界的轉變、李陵降匈奴的歷史語境重釋等。書中運用詩性語言消解古今隔閡,揭示古典詩詞對現代生存困境的啟示,強調文學在破碎中凝結意義的價值。

內容介紹

古詩,有可能回應當下的時代變局、生活處境嗎?或許這本書提供了一種答案。

「九詩心」,指九位在時代動蕩的陣痛中求索人生方向的詩人(屈原、李陵、曹丕、陶淵明、杜甫、歐陽修、李清照、文天祥、吳梅村)。他們的處境和生命之問,每一個後疫情時代的人都會感同身受。

通過詩歌,我們得以看見人如何在大的時代紛亂中,轉化生命的痛苦,獲得個體的從容和內心的穩定;也得以看見,對於人生的根本處境,人可以作出怎樣的回答。

作者以女性學者的細膩浪漫,挖掘詩人不為人知的一面,構建豐滿立體的九位詩人;以詩性文筆,帶讀者跨越古文障礙,直抵千年幽微心事,照見共通的生命處境;以扎實的文獻校勘和文史互證,再現詩人心靈與現實沖突的歷史現場。

作者簡介

黃曉丹,江蘇無錫人,南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,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聯合培養博士。現任江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。著有《詩人十四個》《陶淵明也煩惱:給家長的傳統文化啟蒙課》《誰能看見前面有夢可想》等。

書籍目錄

屈原:時間的焦慮

環形時間失落,線性時間誕生

屈原站在時代的門檻上

極端的美,極端的焦慮

向天國和歷史中尋找永恆

回到未被污染的原初時間

在永恆門口跌入塵埃

李陵:流亡的孤獨

人背負著世界的惡意生活

李陵的三重孤獨

「蘇李詩」的「流亡性」

挺身承受的力量

曹丕:樂極的哀情

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

第一封信:貴公子的享樂時刻

第二封信:死亡與文學紀念碑

如牆頭蒿草、風中高樹

未有不亡之國,亦無不掘之墓

陶淵明:生死的辨正

一個春日和一個夏夜

不再渴望天際的歸鳥

歸園田:野草深處是墳冢

一棵豆苗的生生之樂

重建生命

杜甫:生活的慰藉

春天是一個奇跡

長安:鄜州月與水晶球

洛陽:紫荊樹與「舊犬」

成都:老妻與鸕鶿

割掉「光明的尾巴」

歐陽修:語言的力量

不再哀怨的貶謫詩

具有道德感召力的語言

青春:洛陽的狂生

永叔詞:別離曲的熱烈

晚年:與世界漸行漸遠

四個無關的夢

李清照:離失的史詩

《金石錄後序》:洪邁的發現

南渡:時間忽然湧入

明誠與金石:殘忍的減法

冒犯與解放

追憶文學的壯麗

文天祥:英雄的省思

進入厓山的倒計時

零丁洋:蜃樓與血海

北行:迤邐的夢途

忽悟大光明

一枚蒼耳的旅程

吳梅村:豔詩的自贖

初見:秦淮最後的豔情

重遇:「脆弱的力量」

訣別:此生終負卿卿

訪墓:尋找美善與自由

小人物的心靈之光

後記

(網絡資料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