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說中國農耕文明

《圖說中國農耕文明》是鐘恆於2010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文著作。作者出身農村,長期關注農耕文化變遷,因擔憂傳統技藝與器具失傳,歷時兩年拍攝百余幅照片並撰寫配套文章,系統記錄瀕臨消失的農耕生活形態。

全書以農食、農器、農技等篇章為框架,結合影像與文字梳理中國農耕社會的生產工具、生活習俗和非物質遺產。收錄犁、碾子等傳統農具,清明祭祖、臘八粥等民俗活動,以及山歌、燈彩等民間藝術,通過木匠造床、榨油坊勞作等場景復原,展現傳統生產生活智慧與審美特征。書中圖文互為補充,兼具文獻記錄功能與文化解讀視角。

內容簡介

捕魚的魚梁、魚荷子,徽派建築風格的馬頭牆,木匠打造的千日床,農民的犁、耙、小鐵器,有錢人家的銀器、銅器,外來的嗩吶,回蕩著遠古的古樂古韻,充滿情趣和神秘。浮橋、碾子、獨輪車……這100多幅照片和100多篇文章對於深厚的中國農耕文明而言,也許只是滄海一粟,九牛一毛,但它們能夠成為提醒國人熱愛我國古代文明的100多聲警鐘,成為國人發展經濟、繁榮文化、鎚煉胸襟,向偉大、強盛、文明、祥和的中國邁進的鼓點,成為世人了解古代中國偉大、富裕、寬容的一把鑰匙。

《圖說中國農耕文明》根據這些照片和他的實際生活,作者寫了100多篇小文章。他用照相機和筆頭盡量清晰而通俗地記錄了我們的祖先、我們的父輩是如何生產、生活的,是怎樣生老病死的。

目錄:

前言

農食篇

艾米果/7

熏制魚肉/9

粽子/11

甑蒸飯/13

擂茶/15

做豆腐/17

做酒/19

竹籃子和稻草結/22

茶/24

做涼粉/26

火焙魚/29

農器篇

青箬笠•綠蓑衣/33

大水缸/35

燈/37

農耕小鐵器/39

火盆和手爐/42

犁/44

葫蘆/46

碾子/48

水井/50

壇壇罐罐/52

獨輪車/54

石磨/56

礱/58

碓/61

風車/63

風景樹和公用井/65

禾桶/67

鋸子/69

農技篇

夏歷•公歷/73

沙鐘和貓的眼睛/75

自制蚊香/78

擺渡/79

窖/81

城牆與護城河/83

浮橋/85

手工裁縫/87

榨油坊/89

千日床/91

趕屍/95

千層底布鞋/97

鐵匠鋪/99

筷子/101

打草鞋/103

彈棉花/105

刮痧/108

煙斗/109

算命先生/111

風水先生/113

按摩師/116

瓦匠/118

理發師/121

馬頭牆/123

農趣篇

照泥鰍/127

牧童短笛/129

釣魚/131

搖籃/134

燒瓦塔/137

抓鬮/139

猜謎語/140

圍獵/142

鸕鶿捕魚/144

魚荷子/146

魚梁/148

釣黃鱔/150

放風燈/151

踢鍵子和跳房子/153

陀螺和鐵環/155

農政篇

文房四寶/159

線裝書/164

印章/166

信使/169

拜年/171

祠堂/173

發蒙/175

鬼節/177

葬禮/178

轎子/182

婚禮/185

哭嫁/187

報春人/189

亭子•石街•石拱橋/191

農藝篇

打擊樂器/197

船工號子/200

小戲劇/202

撂地雜耍/204

山歌/206

民間燈彩/209

民間舞蹈/211

唱號音/213

打繃繃/215

嗩吶/217

農貿篇

貨郎擔和磨刀匠/221

算盤/223

戥稱和稈稱/225

銀器/227

銅器/229

千棕萬桐子孫不窮/232

銅鏡/234

銅幣/237

放排/242

元寶石/245

農俗篇

鬧元宵/249

剃滿月頭/251

吃臘八粥/253

吃齋/255

吃新/256

清明節祭祖/258

蒔田酒/260

編輯推薦

《圖說中國農耕文明》:中國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,我們不僅有長城、兵馬俑、故宮、四大發明這些無與倫比的文明成果,在我們祖先日常生產、生活和人際交往中,樁樁件件都閃爍著中國人智慧、開拓、包容的光輝,我們仔細研究一件小器具、一個小作坊、一些處理問題的方式,都會受到有益的啟發。(網絡資料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