帛書老子校注

內容簡介

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《老子》甲、乙本,較多地保存了《老子》的原貌。本書以王弼《老子注》本為主校本,以敦煌寫本、道觀碑本、歷代刊本共計33種版本為參校本,根據帛書《德經》在前、《道經》在後的篇次,參考今本章次,依次按照帛書甲、帛書乙、王本的順序分句分段抄錄,詳細對比和校勘,並對異文進行辯證,對經義進行解釋,實現了勘正《老子》今本訛誤,澄清其中是非,恢復經文真旨的目的,是一部研究帛書《老子》的扛鼎之作。

作者簡介

高明(1926年12月—2018年1月10日),字誠之,男,天津人。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。2018年1月10日,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高明在北京逝世,享年92歲。1949年至1952年為天津市勞動局干部,1952年至1956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,畢業後留校任教,歷任助教、講師、副教授、教授。

曾任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、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理事、中國文字博物館專家委員會委員、中國秦文研究會學術顧問。

著有《中國古文字學通論》《古文字類編》《古陶文匯編》《古陶文字徵》《帛書老子校注》《戰國陶銘》《中國歷代王朝興亡四字歌》《高明論著選集》等。先後在國家學術刊物發表的論文以及為其他學者著作撰寫的序言、評論等總計約六十余篇。

作為新中國所培養的第一代考古學學家與古文字學家,高明在考古、古文字教學與研究及學科建設、人才培養等方面,都做出了卓越貢獻。(網絡資料匯編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